2682710528 0532-84811635 TOP

中国特种防护服装市场的基本情况

文/ 发布于2018-06-14  浏览次数:

中国特种防护服装市场的基本情况

劳动防护服装是指可以保护穿着人员免受生活或作业场所中存在某种危险材料、危险元素、危险事件和危险过程等因素可能带来伤害的服装。

防护服装按其用途和防护性能又分为普通防护服和特种防护服两个大类。

普通防护服是指能预防一般轻微伤害和脏污时穿用或能反映企业形象的服装。在中国习惯称工作服或职业装(标志服)。

特种防护服是指用于保护作业场所、产品或环境,免受人类带来的污染和危害的服装和用于保护作业人员免受伤害或危害,有着某种防护功能的服装。根据防护功能,特种防护服可分为:1、阻燃服;2、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3、防静电服;4、焊接防护服;5、防油服;6、防水服;7、带电作业屏蔽服;8X射线防护服;9、微波辐射防护服;10、森林防火服;等等。

防护服装在各类防护用品中是使用范围最广、使用数量最多的防护用品之一。无论在国际和国内都有着广泛的市场。据有关统计资料分析,在中国劳动防护用品总需求量中,防护服装需求占总量的25%左右。数据说明,防护服装在国内有着广泛的需求。

资料显示,中国的职工总数约为2.5亿人,每年的各类防护服装年需求量约在1.8亿套左右。按平均单价每套80元人民币计算,总金额约为150亿元人民币。特种防护服的年需求量约占全部防护服装的35%左右,约为6300多万套。其中,防静电服用量最大,约占特种防护服年需求量的40%左右,约为2500万套左右;其次为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年需求量为特种防护服总需求量的35%左右,约为2200万套左右;阻燃服年需求量为特种防护服需求总量的20%左右,约为1300万套左右;用量较少的是防静电毛针织服,年需求量约为50万套左右。

中国是特种防护服需求量较大的市场,也是特种防护服生产数量较多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经获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可生产制造阻燃服、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防静电服、防静电毛针织服的企业有近200家,分布在全国2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种防护服的生产企业基本能满足国内特种防护服市场的需求。

中国的防护服市场,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政策指引,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美国杜邦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外安全防护领域着名企业进入中国,带来了诺梅克斯NOMEX、凯夫拉KEVLAR等特种纤维材料,促进和提升了中国特种防护服市场的发展。随着中国研制生产的芳砜纶纤维的大量应用,进一步丰富和提高了特种防护服的市场品种和品质。新材料、新纤维的推广使用,使中国特种防护服与国际防护服的差距在逐步缩小。国产纤维制成的特种防护服已经在中国航天等领域得到应用,并获得良好的使用评价,这些事例充分证明中国的特种防护服市场在经历了各种磨练之后,已经得到了较快地发展。

中国在1988年开始制订特种防护服的强制性国家标准,1988年和1989年先后制订了GB8965-88《阻燃防护服》、GB12012-89《防酸工作服》、GB12014-89《防静电工作服》。几经修改,目前中国已经建立特种防护服标准系列,具体有:GB8965.1-2009《防护服装 阻燃防护第1部分:阻燃服》、GB8965.2-2009《防护服装 阻燃防护第2部分:焊接服》、GB12014-2009《防静电服》、GB/T23464-2009《防护服装防静电毛针织服》、GB?24540-2009《防护服装 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等。这些标准涵盖了作为特种防护服的质量测试方法和具体质量标准要求,对推动中国特种防护服的质量提升,加强特种防护服的市场监管,实现中国特种防护服的标准与国际接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防护服,特别是特种防护服产业是一个正在发展的朝阳产业。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家对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安全意识的增强,对各种特种防护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对特种防护服的品种、质量、款式、颜色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这也为特种防护服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