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帽买回来之后怎样验收?
安全帽买回来之后怎样验收?
安全帽到期交货时,行政、供应等劳动防护用品发放部门一般按照供货合同或文件,核实安全帽的数量、颜色、款式等,履行验收手续办理入库。其实,除上述验收文件及内容外,到货安全帽及其包装、标识、使用说明,以及供应者提供的资质文件、检验报告等,均可作为安全帽验收的重要依据。
1、资质
安全帽属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销售应获相关许可或认证,可查验供应者是否有相关资质证书,帽壳上是否有“QS”或“LA”标识。其中,帽壳上“LA”标识下方的10位数字是安全标志标识编号,前两位是获证年份,三四位是所在省(市)、自治区标识或生产国家编号(进口产品),五至七位为产品标识(安全帽是101),最后三位为序列号。在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中心网站(http://www.lachina.org.cn/),可核实供应者的资质状况,如实际获证者、有效期,以及产品的材质、防护功能等是否与提供的资料一致。最常见的是冒用证书或规格,如获证产品是“塑料、基本技术性能”,供货却是“玻璃钢、防静电性能”,而塑料安全帽主要生产设备是注塑设备,玻璃钢安全帽主要生产设备是压力成型设备,差别较大,此时贴牌制造的可能性较大。
2、货品
安全帽由帽壳、帽衬、下颏带及相关附件等构成,帽壳与帽衬之间连接有插接、铆接、栓接、挂接、拴接等,验货时,首先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配件有无损坏,下颏带及帽箍前额吸汗带是否齐全;其次,检查插、铆、栓、挂、拴装配是否牢固,绳带是否系紧,调节部分是否卡紧,帽壳内侧与帽衬之间的突出物是否有软垫覆盖等;再次,检查安全帽帽衬顶端与帽壳内面是否有垂直缓冲距离,该垂直缓冲距离不超过50mm(推荐人的头顶与帽壳内顶部间隔大于25mm),帽衬与帽壳内每一侧面的水平缓冲距离是否在(5~20)mm之间,帽箍底边至头部顶端的佩戴高度是否在(80~90)mm之间,有条件的话,核实安全帽重量是否超过430g,防寒安全帽重量是否超过600g。若安全帽价格低于市场正常范围且帽壳颜色斑驳、灰暗,则有掺杂使用回料等可能,回料的安全帽将很难保证其安全防护性能。
3、标识、说明书
检查每顶安全帽的帽壳上是否通过刻印、缝制、铆固、模压或注塑等方式附加GB2811-2007标准编号(进口产品也不例外)、制造厂名、生产年月、产品名称(不局限于安全帽)的永久标识,如果具备特殊技术性能,是否分别有防静电性能、电绝缘性能、侧向刚性、阻燃性能、耐低温性能等永久标识。
检查产品说明中制造商名称、地址、联系信息是否与资质文件、检验报告一致,是否有合格标识及产品适用和不适用的场所,如果有附件或备件,是否有附件或备件的详细说明。
检查产品说明中两个重要数据是否齐全:适用的头围范围,这是使用者佩戴的重要依据;保质期限,这是制造者根据产品具体工艺、配方或历史经验等确定的最长使用年限,不同制造者的安全帽保质期限可不一样。
检查产品使用的相关说明,是否有调整、装配、使用、清洁、消毒、维护、保养、储存等相关说明,是否有改装的相关说明、外表面涂覆油漆、溶剂、不干胶贴的相关说明,是否有报废判别条件的相关说明,如超过有效使用期应予报废等。
检查产品说明中是否有3个声明:为充分发挥保护力,安全帽佩戴时必须按头围的大小调整帽箍并系紧下颏带;安全帽在经受严重冲击后,即使没有明显损坏,也必须更换;除非按制造商的建议进行,否则对安全帽配件进行的任何改造和更换都会给使用者带来危险。
4、检验报告
安全帽制造者每年均会委托第三方检验机构做产品的型式检验或安全标志年审检验,每批安全帽会做出厂检验或批量检验,管理部门也会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监督检验,相关检验报告均可作为验货的重要参考。
验货时可关注检验报告上产品的类别、规格型号与资质文件是否一致,还可关注几个重要参数,基本技术性能及耐低温安全帽(-20℃)冲击吸收性能:力值不超过4900N,耐穿刺性能:钢锥不接触头模、帽壳无碎片脱落,防静电性能安全帽表面电阻率不大于109Ω,电绝缘性能安全帽泄露电流不超过1.2mA,阻燃性能安全帽续燃时间不超过5s、帽壳不烧穿,侧向刚性安全帽最大变形不超过40mm、残余变形不超过15mm、无碎片脱落。
更过的检测设备可通过网址www.zhongbang17.com来浏览